小婷,女,13岁初二学生,因叛逆、打架、吸烟喝酒、与父母对抗、离家出走等问题,入学五华启发培训学校教育7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一周时间的观察与测试,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w 无心上学
从小不爱学习,玩心很重,因吸烟、喝酒、打架、离家出走等因素被学校开除。
w 家庭问题
父母常年在深圳打工,6岁以前一直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6岁以后和爷爷奶奶生活。上小学四年级开始便对父母有情绪,经常怀疑人生,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样的家庭,六年级开始,只要是自己不愿去做某件事就会被打,没有人会问原因,记忆最深刻的是爷爷用扫把、棍子打了自己后背。因此,内心感到迷茫、失落,心事重重,不知怎么解决。
w 社交圈问题
朋友大多数是在外面圈子中认识所谓的兄弟姐妹,表面上能和别人相处融洽,一起出入酒吧喝酒,打群架,但无法与人建立深入的关系。
w 社会化问题
该生自小学六年级毕业后,社会化问题严重、自制力较弱,小学六年级学会了抽烟,上初一开始认识了许多不上学在社会上混的学生,出现经常泡酒吧、打架等行为问题。
w 情绪困扰
内心积压了许多负面的情绪,对家人充满抱怨与指责;讨厌在家的生活和环境;内心最痛苦的经历是自己被烫伤,不但没有被安慰反遭受到爷爷奶奶的责骂;情绪化严重、易激惹,易被父母或者亲人的言语或行为所影响,没有目标和方向;内心世界迷茫混沌,内心深处心灵破碎感。
一、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女性,年龄13岁,青春期逆反期、有品行障碍的可能。
2、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庭亲子关系严重不和谐,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教育方法等欠妥当,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
3、心理原因:
(1)存在错误认知:除了外公外婆,谁都讨厌她,不被重视和在乎她。
(2)情绪方面:易出现烦躁、紧张、对抗等情绪。
(3)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不能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人际关系。
二、咨询分析
小婷因父母婚姻严重不和谐,且隔代抚养,缺少父母的陪伴,与父母关系差、行为控制能力弱,易受环境和圈子影响,有严重的品行障碍问题为主要原因,阻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
· 防御机制:合理化、分隔、否认、将自我批判转向客体、回避、撒谎。
· 归因方式:向外归因,认为自己的问题是由父母和亲人造成。
三、判断依据:
1. 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动机、人际冲突的表现等。
2. 父母对孩子情况的简述:该生严重叛逆、与父母对抗情绪大、经常离家出走等,并时常感叹命运对她不公平等。
三、调整方向
首先通过一对一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梳理其成长经历中惯用的思维模型,了解学生日常应对方式。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内在逻辑和对周围的认知。帮助学生找出导致现在结果的源头以及他的应对方式,更新认知水平。
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平时和老师教学课程中互动,使学生重燃对生活的渴望。
v 调整历程--心理辅导
1、核心问题:
和父母关系差(怨恨父母)、行为控制能力很差容易受环境影响、有严重的品行障碍问题。尤其是受到隔代抚养,一直由老人抚养,没有充分得到父母的关爱,严重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心敏感、脆弱、自卑等性格特点。
2、咨询目标:
· 长期目标--情绪稳定。达到能够正常上学,正常人际关系,能够良好适应各种人际关系。
· 阶段目标--前期培训和心理辅导主要是梳理清楚学生的亲子关系互动模式以及确定调整的目标和方向;培训后期主要是对该生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
3、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第二阶段:帮助小婷分析和解决问题(父母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及不良的情绪与行为(被家人抛弃感、不在乎自己)。
第三阶段:亲子关系建立(拉近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创伤(被爷爷打骂)修复等问题处理;
第四阶段:使用认知治疗中的矫正自动思维技术、识别自动思维的问题、以及使用提问自动思维(混社群、羡慕打架的英雄者);
第五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再次测评检验,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方案。
4、咨询策略:
通过学校的行为训练方式先解决体能等适应能力问题。再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合理情绪ABC,完型格式塔等综合处理。
5、调整内容
首先,做初始访谈,确定整体咨询目标,找到深层的心理动力以及改善抚爷爷的教育方式(打骂)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其次,帮助学生梳理他的人际互动模式以及过于偏执的歪曲信念。带学生回顾过去以及现在发现的问题,看他本人是否承认存在这些问题。探究学生社会化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找出源头。通过一对一心理辅导和特色课程,对其自我认识不足进行分析和引导,能够清晰认知自我形象,能够把内心痛苦清晰化,让内心有力量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等。
最后,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纠正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学生自控力和行动力。
6、心理辅导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
· 修复心理创伤,重构人生经历,寻找目标、方向
· 情绪合理ABC
· 通情达理技术
· 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v 调整历程——人际关系
前期以解决与父母的关系为主——老人抚养过程中的教育方式,对其移情及阻抗进行处理,跟进行为训练执行情况、观察压力应对方式转变过程并及时反馈。一对一教学的一个任务就是检验学生人际互动模式调整。
v 调整历程--行为习惯训练
针对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具体地、持久地进行养成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习惯等具体化了的素质因素。
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如: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等。从习惯着手,逐渐影响学生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性。
v 调整历程--兴趣爱好培养
如演讲、带队训练、篮球、羽毛球、兵乓球等。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w 离校反馈
1、社会化方面
有了自己的业余爱好,情绪问题有很大改善,易激惹情况也有所降低,认识到酒吧的危害,
2、亲子关系方面
可以与父母和谐交流,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自身行为表现的心理根源,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也愿意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3、人际关系方面
在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同以前的所谓的兄弟姐妹一起,在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1、人际交往方面
长辈教育孩子中,需要客观对待孩子吸烟、喝酒,拓展兴趣范围,优化人际关系,巩固现有效果,防止因孤独爱好,再次反复陷入曾经的生活圈子;
2、亲子关系方面
该学生能清楚认识自己当前状况,对未来也有一定的认识,还需家长多一些指导与支持,尤其是对小婷自身的想法,多一些理解与肯定,只有当她在被肯定与被尊重的心理环境下,才有可能发挥她的优势与潜能;
父母双方都必须做出调整,父母不要因孩子问题而去责怪对方,学会承担各自的问题,更不要以金钱的方式去弥补对孩子教育的缺失,多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建议家长想办法建立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信心,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绪方面
该生感受性很强,敏感度比较高,心情易郁闷、无聊、不开心等情绪,促使上网成瘾,家长要注意高质量的陪伴,培养孩子的喜好和兴趣等;
4、教育注意事项
父母要有新的眼光去看待她、多倾听、多理解、多肯定,少指责、少否定、少说教(少说多听,听即是对孩子的支持)。